记者在现场看到,他们拿的都是大风筝,一盘风筝线甚至有上百米长。
抖音中分装商家发布的分装过程视频最高有上百万的点赞,其中一个以发布化妆品分装视频为主的名为胖鱼美妆的商家,粉丝量已达到近130万,个人简介中标注,私信太多,回复不过来,可见化妆品分装产品市场的需求之大。按此粗略计算,30元1g的雅诗兰黛白金粉底液,商家可赚取的利润基本达到了50%以上,450元一瓶分装后按克售卖,给商家带来了超过200元的利润。
在淘宝上,一个月销900+的店铺白鹿DIY手作销售的高光分装盒迷你粉饼分装压盘,其售价可低至5.99元。对于分装产品一般不标注开封日期等信息的情况,北京市药监局则表示,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化妆品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北京商报记者在名为小浣熊生活家的淘宝分装店铺内看到,热销第一名的分装产品下,有消费者评论称刚拆开发现有一根毛,并配有带毛产品的图片。此外,在淘宝等多家网购电商平台上,不但售卖分装工具的店铺异常火爆,就连销售分装化妆品的店铺也颇受欢迎。例如应当标注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全成分以及使用期限、使用方法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等。
而且不像正装产品可以验货,分装的真假无从辨别。北京商报记者随机询问了多家销售分装化妆品的店铺,客服人员均表示货源来自日上或韩国免税店等,价格一般为国内专柜半价。作为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分会场之一,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东方艺珍北京传承基地近日也面向公众开放。
今后,这里作为发布和展示设计的舞台,将成为世界流行趋势风向标。半月迎来三场重磅活动9月22日,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在张家湾设计小镇举行。作为燕京八绝之一,花丝镶嵌技艺在通州传承已久,自1958年北京花丝镶嵌厂落户通州孔庙遗址,这门与金子打交道的技艺便与通州结下不解之缘。一座首都设计领域的新地标正在城市副中心崛起。
永久会址的建成,将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朱毅介绍,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建成后,将集聚全球资源,平常时间开办常设展览,为设计师营造驻留空间,打造产业孵化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设计周大型活动期间,整个永久会址将成为展览场地,举行各类艺术展览和其它临时性展览、会议、论坛、沙龙等各类设计活动。
这里还特别设置了一个区域,聘请20多位传承队伍技师到现场进行表演、教学、带徒,邀请市民上手体验。同日,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先导展也在园区开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建筑模型依次展示,将永远的摩登植入东方园林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等微型展区一字排开。还有已经于9月中旬开幕的2021北京时装周。办公空间也是展览空间,徜徉其中,步步有设计,处处有美感。
但现在,永久会址项目的钢结构已经施工完成,充满设计、科技元素的现代建筑已露出雏形。我们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参照意大利米兰设计博物馆的成功模式,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中国的设计博物馆。为古典设计技艺设传承基地张家湾设计小镇不仅拥抱现代风格的设计机构,更关注高超的中国传统设计技艺。定位为设计小镇、智慧小镇、活力小镇的千年古镇张家湾,也迎来丰收时刻连日来,北京时装周、北京国际设计周和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纷纷在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这些展会的永久会址也相继宣布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
其中,北泡轻钢厂的夹芯板车间腾退后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建设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上世纪90年代,企业改制后更名为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保留了400余名技术骨干,并于2012年迁址张家湾。
建设中国的设计博物馆作为曾经的工业区,张家湾近年来加速疏解腾退了一批工业厂房,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永久会址落户提供了空间。短短一年时间,这样的变化速度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北京国际设计周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向东看,已经成为新常态。去年刚来的时候,厂区毫无生气,厂房也是破烂不堪,墙皮甚至一碰都会掉下来。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代表朱毅说。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时装周等永久会址相继选择落户张家湾这片热土并非偶然。其中,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地下车库及设备机房,地上三层主要功能为展厅、全球发布大厅、设计中心、艺术商店等。正是得益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崭新舞台,让花丝镶嵌这项古老的手工传统技艺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承,重新绽放光彩。
仅仅在9月,张家湾设计小镇就迎来了三场重磅活动,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聚焦于此。设计小镇的建设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这里将逐步发展成为彰显大运河文化和古镇文化的宝贵人文生态空间
在选择安置点时,巩义市尽量拿出最好的地块安置受灾群众。巩义市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等部门的人员多次实地查看,最终确定这个地点适合安置。
在这次灾后重建选择安置点,共有6个原先选的安置点被放弃。洪水退了,这些群众有的能重回家园,更多的是家园被毁,必须选址重建,做好规划。
为此,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安置点进行认真排查和筛选,筛选再筛选,论证再论证,符合要求的通过了,不符合要求的否决了。在今年的洪灾中,巩义市受灾严重,数万人搬迁撤离。康店镇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已经划入中心城区,地贵如金。在该镇康南村有一块土地,南临伊洛河,背靠邙山,商业价值很高,但地方政府仍然拿出这块土地安置受灾群众。
巩义市把这块地确定为新的安置点,可以安置1000多户受灾群众。但是这块地地处两条河的交汇处,在今年的洪水中也曾被淹。
因此,安置点的选址不仅要远离河道、避让地质灾害,还要靠城镇、靠园区。这些被放弃的安置点,或者因为地势低容易被淹,或者因为地下埋有燃气管道,或者因为受灾群众不同意等种种原因。
河洛镇南河渡村附近三个村的村民大多住在沟中,在今年的洪水中受灾较重。巩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地方政府组织多次论证,认为这里不安全,最终放弃这个地块。
而另一个同样住在沟中的村庄,重新选址时因为选择了另一条沟而被否决。米河镇米南村附近有一块平坦的土地,一开始被选中。9月27日,巩义市的受灾群众得到一个好消息:首批17个安置点选址确定,很快将全面开工。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安置受灾群众牺牲点地方利益,也是值得的,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事便落到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头上。如今,巩义市17个需要新建的安置点规划已做好。
灾后重建如同在白纸上作画,选址便是定下这张用来作画的纸,是重建的关键一环。巩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于晓理说:重建安置不仅仅是让群众得到一栋新房,换一个生存环境,重要的是将安置点选在距离市中心较近、临靠企业较多、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安置户就业、就医、购物和孩子上学,能真正实现让群众住得安心、过得放心、生活得舒心。
但村民不同意,认为安置到村外,群众从事农业生产不方便。于晓理说,下一步将对这些安置点迅速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选址的绝对安全,尽快开工,尽快让受灾群众搬进新居,开始新的生活。